【金融要闻】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来源:宣城振宣集团     浏览:


       货币政策下一步去向如何?LPR改革成效怎样?小微企业贷款怎样继续推进?在8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共同介绍了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政策落实有关情况,并对外界关心的话题进行解答。



五大政策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刘国强在一开场就介绍了这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市场整体利率稳中有降。二是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引导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行0.3个百分点,带动LPR同步下降并推动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稳步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降低企业存量贷款利息支出。三是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和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已经基本执行完毕,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有序衔接。创新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四是推动银行为企业减费。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通知》,规范信贷、助贷、增信和考核环节收费行为,督促银行落实各项减费政策要求,主动为实体经济减负。五是更好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调增政策性银行全年贷款计划,设立制造业、外贸企业纾困基金。积极引导政策性银行利用发债筹资成本低等优势,以批发资金转贷形式精准支持小微企业。“总的来看,上述政策措施成效显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持续提升。”刘国强表示,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增速明显高于去年。2020年以来,金融部门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前7个月已经为市场主体减负8700多亿元,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明显加大。预计全年可为市场主体减负约1.5万亿元。

继续深化LPR改革
推动实现利率两轨并一轨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如今LPR改革已满一年,谈及改革成效,刘国强介绍称,一是LPR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二是LPR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贷款定价的主要参考;三是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增强,贷款利率实现“两轨并一轨”;四是对存款利率市场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五是促进金融结构优化。
2019年8月份以来,LPR报价水平逐步下行,今年8月份报出的一年期LPR和五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85%和4.65%,改革以来累计下降0.4个和0.2个百分点。刘国强表示,总的来看,以LPR改革为办法,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成效显著。2020年7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是4.68%,同比下降了0.64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一年期LPR的降幅。
刘国强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LPR改革,推动实现利率“两轨并一轨”。进一步优化LPR传导机制,督促金融机构更好地将LPR内嵌入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曲线中,增强贷款内外部定价与LPR的联动性。同时,着力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健全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促进市场利率围绕作为中枢的央行政策利率波动。


货币政策要以三个不变应对不确定性
        7月份货币信贷数据保持平稳,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松紧度发生改变?对此,孙国峰在吹风会上回应,货币政策需要以更大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保持“三个不变”,即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保持灵活适度的操作要求不变、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决心不变。7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9927亿元,同比少增631亿元。有市场人士担忧,货币政策的松紧度是否会发生改变。孙国峰表示,单个月份的信贷数据往往受到季节性、金融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有一些小波动是正常现象。观察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要看货币信贷的整体变化趋势。在他看来,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发挥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导向作用,根据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灵活把握调控的力度、重点和节奏。总的来看,政策措施是适度的、精准的、有效的。“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市场情绪难免受到一些影响,货币政策需要以更大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孙国峰强调,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同时,保持灵活适度的操作要求不变,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此外,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决心不变,央行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以及量化宽松这样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因此不存在所谓的退出问题。孙国峰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导向作用,引导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继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的潜力,综合施策,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确保实现为市场主体减负1.5万亿元的预期目标。

金融部门为市场主体减负8700亿元
        国常会此前明确提出,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具体如何实现?刘国强表示,今年前7个月,金融部门积极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为市场主体减负共计8700亿元。一是降低利率减负4700亿元。二是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政策、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还有前期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总共减负1335亿元。三是银行通过减免服务收费,为市场主体减负2045亿元。四是支持企业重组和债转股减负大约660亿元。未来的几个月,金融部门将继续为市场主体减负大约6000多亿元,全年合计减约1.5万亿元。他提到,“估算的办法是根据当前的利率水平以及通过疏通利率传导,推动贷款利率略有下降,并落实好各项已出台的政策情形估算的。”
“减费让利是过去几年来银保监会在监管方面一直在倡导和督促的一项重要措施,能不收就不收,能少收就少收。”为企业减负同样离不开减费,肖远企介绍称,银保监会开展专项监管检查,一方面是开展违规涉企收费专项治理,部署开展银行自查自纠和监管抽查,自查覆盖了银行各类涉企收费业务、14万余家银行网点,这个范围非常广。抽查也覆盖了362家银行分支机构,对1273家小微企业进行了暗访,从企业端来了解银行收费。另一方面,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收费问题全面排查和重点抽查,严肃查处未落实服务收费减免政策、转嫁中间服务成本、提供质价不符这样的服务问题,坚决遏制各种形式的乱收费。另外,通过公开通报典型案例,增加了对违规银行管理层、董事会的压力,也对其他银行敲响了警钟。在制度建设方面,今年5月,银保监会联合工信部、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对信贷、助贷、增信和考核环节收费行为及收费管理都做了规范。在直接新增减费让利方面,包括取消信贷资金管理费、小微企业提前还款违约金、银行提高信用贷款比例而相应减少抵押登记及评估费、担保费、保证保险费。在间接新增减费让利方面,则包括禁止存贷挂钩和强制搭售保险降费,加强第三方机构管理来推动整体的降费。
肖远企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进银行业落实减费让利政策,规范收费行为,整治各种形式的乱收费,督促银行加强对第三方助贷等合作机构的管理,规范银保合作,聚焦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持续推进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广大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冲击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保险机构对保企业、稳就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数据显示,到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3万亿元,同比增长28.4%。有贷款的户数为2363.3万户,比年初增加了251.4万户。今年上半年新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是5.94%,比2019年全年水平下降0.76个百分点。到7月末,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3.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651亿元,增速37.1%。在总量增长的同时,贷款结构也呈现优化态势,小微企业首贷户、信用贷款的投放均在稳步增长。李均锋介绍,7月末,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贷款余额占比68%;信用贷款占比17%,比上年末提高8个百分点;1至7月份,在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中,首贷户有160多万户,占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的16%,较上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对于外界所关注的首贷问题,李均锋表示,主要通过解决“缺信息”和“缺担保、缺抵押”两个抓手来推进——打通金融信用信息和政府公共信息、企业信息,在各地推动组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大力推动政府性担保机构发挥作用,提高政府性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担保覆盖率。为了对小微企业实施精准滴灌,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机制,优化方式。李均锋介绍,近年来,随着普惠金融特别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持续推进,大多数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起“能贷愿贷会贷”的机制,很多商业银行也研发出一系列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产品。各类银行都发挥了自己的特色,例如政策性银行发挥资金充足的优势,与地方银行联合开展对小微企业的转贷业务;国有大型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改进业务流程,广泛对接公共部门的涉企信息,开发大数据风控模型进行小微企业客户的准入和风控;中小银行利用贴近社区、贴近企业的优势,努力深耕细作,服务地方经济;互联网新型银行利用数字化信贷产品为成千上万户小微市场主体提供高频的流动资金。另外,许多银行加快推广并借助线上服务渠道和产品,有效满足了客户在疫情期间办理业务的需求。孙国峰补充到,下一步,要继续提高政策的直达性和精准性。一是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强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由金融机构独立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支持在疫情前生产经营正常、出现暂时性困难的企业。二是落实好再贷款再贴现以及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给予金融机构资金激励,适当分担其业务带来的成本,精准引导其加大对符合政策导向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开展线上线下政银企对接活动,人民银行各分支行会同当地有关部门利用各种对接平台、信用信息平台和地方协调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四是开展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