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滋润”小微企

    来源:宣城振宣集团     浏览:


      6月27日,全椒四达丝绸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在机器和鸣声中,工人们正埋头赶制订单。公司负责人姚为星告诉记者,自从前几年上马了一批自动化裁剪设备,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订单也应接不暇。

“两个老师傅裁剪5米面料要两个小时,机器只要20分钟。”姚为星欣喜地介绍,一台自动化裁剪设备售价高达四五十万元,上马后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他一口气引进了6台这样的生产线。之所以出手这么“阔绰”,还要多亏政府的金融创新让他有了技改的底气。
      早在2014年,全椒县就开展了“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按照县担保公司、省担保集团、银行和县政府4:3:2:1的比例分担风险责任,调动各方参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直接降低了担保准入门槛,提高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获得率。姚为星成为最早的一批受益者,2015年企业通过“政银担”业务顺利获得了300万元贷款。有了这笔钱,企业顺利完成了技改,订单纷至沓来,销售额每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长。因为纳税信用良好,2017年企业再次通过“税融通”业务拿到了250万元贷款,进一步增强了发展动力。
      安徽旭能光伏电力有限公司是一家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产品出口东南亚、欧洲等地。企业负责人杨波告诉记者,从原材料采购到项目完工有几个月断档期,企业往往要备足了流动资金才敢接单,因为如不能按期发货要交纳高额罚金。“企业固定资产不足,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缺少流动资金有订单也不敢接。”
      正当杨波一筹莫展的时候,全椒县担保公司传来喜讯——订单也能贷款。“在了解了企业的信用和订单情况后,县担保公司给我提供了信用担保,我们以4500万美元的订单获得了2000万元的订单融资,解决了流动资金断档问题。”杨波表示,有了金融支持,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2018年销售额达3亿元,目前正在积极谋划上市。
      在全椒,不仅订单可以贷款,发明专利也能用于抵押贷款。滁州华星塑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塑料管材,负责人金义顺介绍,塑管行业上游原料采购要付现款,下游企业欠款账期长,流动资金不足也曾是企业的烦心事。“为解决流动资金问题,我们曾以土地厂房抵押获得了500万元贷款,但是企业资产有限,再想贷款就难了。”
      了解到全椒县为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质押和知识产权质押业务,金义顺看到了希望。凭借“承插口聚乙烯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管”这一发明专利和15个实用新型专利作为质押,华星塑业先后获得了1000万元融资。有了流动资金的源头活水滋润,企业实现了良性发展。
      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椒县不断创新担保方式,用金融活水精准“滋润”小微企业。深入推进“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将符合条件的科技融资担保业务全部纳入新型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截至目前,“4321”新型政银担业务在保企业197户,在保担保额8.78亿元。同时,完善规范“税融通”业务,将其业务范围扩大到两年平均纳税额10万元和纳税信用等级达到B级及以上的中小微企业。截至目前,税融通贷款在保40户,在保余额1.27亿元。此外,全椒县率先开展股权质押和知识产权质押业务,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我们优先为贷款信用记录和有效抵质押品不足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增信,确保金融活水精准流向小微群体。”全椒县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蒋今朝表示,为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全椒县以县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为依托,不断创新担保方式,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目前,全椒县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已累计为县域860户三农及小微企业办理2088笔融资担保业务,累计担保贷款额47.27亿元。